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基地首页 / 经典文库 / 特别推荐 /
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中华传统节日
新闻来源: 本站原创 发稿时间:2022-11-10 16:12:54 发稿人:郑爱菊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

节日文化的传承对青少年有很好的教育功能,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经济的繁荣,增强民族凝聚力。现将中国传统节日进行简单的整理,希望年青一代能够实现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

一、春节

中国广义的春节,是从十二月(腊月)二十三开始,直至次年正月十五结束,每天都是一个节日,其中小年、除夕、大年初一、正月十五几天流传最为广泛,庆祝方式最热闹。狭义的春节,指除夕夜(俗称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

现将广义春节的传统风俗向大家做简介:

1、腊月二十三:

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这一天的习俗有:祭灶、吃灶糖、扫尘土、剪窗花等。

祭灶

除尘

2腊月二十四: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

贴对联

3腊月二十五: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这一天的传统民俗活动主要有接玉皇、照田蚕、千灯节、赶乱岁等。这一天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磨豆腐

接玉皇

4、腊月二十六:

民间谚语称:"腊月二十六 ,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

杀猪割年肉

5腊月二十七:

"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采购。

赶年集

杀公鸡

6、腊月二十八: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各家各户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

发面

7腊月二十九:

"二十九 ,蒸馒头"这一天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蒸馒头

8、腊月三十: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大晦日,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这一天的传统习俗有吃年夜饭、贴春联、贴窗花、贴福字、贴年画,燃放烟花爆竹、祭祖、给小孩压岁钱等习俗。

贴福字

年夜饭

贴春联

贴窗花

贴年画

燃放爆竹

压岁钱

祭祖

9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

放炮仗

10正月初二

俗称迎婿日。北方在正月初二,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每年初二,是老北京敬财神的日子,这一天人们要赶到财神庙去烧头炷香

回娘家

11 正月初三

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烧门神纸,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

祭门神

12 正月初四

农历正月初四,在老皇历中占羊,又称为羊日,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全家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垃圾堆到院中准备扔穷
另外,一般商家都在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初五开市,以图吉利。

迎灶神

接灶王爷

13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

接财神

吃饺子

14正月初六

农历正月初六又称“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扫,这一天做一大扫除,并祭拜厕所神明,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农民下田备春耕,穷气送出门。

打扫送穷神

15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被称为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七日等。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人日节吃面条

16 正月初八

谷日,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谷日"的习俗是对写有谷物名称的牌位进行膜拜,并不吃煮熟的谷物。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谷日

17正月初九

正月初九为玉皇圣诞,俗称玉皇会,传言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在这一天都要隆重庆贺。

祭玉皇

18正月初十:

石头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

石头过生日

19、正月十一

子婿日,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一,是岳父宴请子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请紫姑

请女婿

20、正月十二

这一天的中国民俗活动有藏剪刀,收旧鞋,捏老鼠嘴,搭灯棚等。烤老鼠火,传说正月十二夜,老鼠娶亲。所以要烤老鼠火因为烧的是百龄树叶,所以也叫烤百龄火

搭灯棚

烤柏火

21、正月十三

正月十三开始上灯,正月十八落灯,有"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之说。滚龙灯扎彩灯放海灯等习俗,还有杨公忌的说法:早上长辈就会强调在这一天不能出门,万事都忌讳。

滚笼灯

放海灯

22、正月十四

正月十四即农历正月第十四天,作为中国传统农历节日之一,这一天的中国民俗活动有喝亮眼汤,试花灯,食糟羹,拜临水娘娘等。

拜临水娘娘

二、正月十五元宵节:

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闹花灯

吃元宵

三、龙抬头

农历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根据民间传说,此为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之日,意味着在此之后雨水会渐多;民间亦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这一天的习俗有剃龙头(理发)、祭龙神、使耕牛、踏青等。

剃龙头

 

使耕牛

踏青

四、上巳节

在汉族,农历三月初三又称上巳节,相传是黄帝轩辕的诞辰。

壮族三月三习俗有很多,如对歌谈情、抢花炮、抛绣球、吃五色糯米饭等。

汉族对该节日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后代逐渐成为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会举行互赠香草、郊外春游等活动。

包五色糯米饭

绣球传情

对歌谈情

 碰彩蛋

五、寒食节:

寒食节是在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而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寒食节的传说:传说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独介子推不愿受赏,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避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主要习俗有禁火、拜祖、插柳、踏青等。

祭祖

踏春

六、清明节:

又叫踏青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交节时间在公历45日前后。国人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因此在清明时节逐渐形成春祭的传统。

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

蹴鞠

七、端午节

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龙日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起源于中国古代,日期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最初是夏季驱离瘟神和祭龙的节日,后来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民间有赛龙舟”“吃粽子”“放纸鸢”“挂艾草菖蒲 喝雄黄酒”等习俗,少数地方端午节还有相亲的习俗。

赛龙舟

 粽子

八、七夕节

又称乞巧节、七巧节、七姐诞、道德腊, 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日期是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有拜月祈福、拜织女、吃巧果、乞求姻缘等习俗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习俗:

1香桥会

在江苏宜兴,有七夕香桥会习俗。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这香桥是由传说中的鹊桥传说衍化而来的。

香桥会

2接露水

浙江农村,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3七夕乞巧

七夕乞巧,判定乞巧者巧拙的卜巧方法,主要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对月穿针兰夜斗巧投针验巧等几种方法。

4穿针乞巧

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穿针乞巧,也叫赛巧,即女子比赛穿针,她们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谁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称为输巧输巧的人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穿针乞巧

5喜蛛应巧

所谓喜蛛应巧,就是把一些瓜果食品(以香瓜、黄金瓜、巧果、花生、红枣等为主)放在果盆上,这通常是在穿针乞巧前已由大人们作了准备。

穿针乞巧以后,大家都睁大眼睛看果盆上有否喜蛛在结网,谁先发现,谁就大吉大利。

所谓喜蛛,其实是一种米粒大的小蜘蛛,夏秋之交,在一些花草树木上,常能见到,偶尔有一只爬在人身上或被人发现在屋内,都说是喜事之兆,一般都会被很小心地放生,大家都不会轻易弄死它。

但果盆上要有这种喜蛛的踪迹,却也不容易,有时为了早点分到瓜果,孩子们中总有一人会偷偷捉一只放在果盆上。大人们其实也知道,睁一眼闭一眼的,在孩子发现喜蛛的欢呼声中,边把瓜果分到各人手中,边说道:吃吧,吃吧,年年有巧,年年有巧。

 

6投针验巧

投针验巧是七夕节的传统习俗活动之一,盛行于明清两代。通过把绣针放入形成水膜的容器中,看其能否漂浮、在容器底部形成图案,以验智巧,也称浮针试巧”“丢巧针。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

 

 验巧

九、中元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的节日,俗称七月半(华南地区为七月十四,一些地方为七月十三),有些地方俗称该节日为鬼节、施孤,或亡人节等。起源于佛教盂兰盆节

 

中元节

习俗:

1祭祖民间信仰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但祭祀活动一般在旧历七月底之前进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某些地区通过一定仪式,夜晚接祖先灵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卅日送回为止。

 

祭祖

2烧包

烧包:七月半(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节期,分别有十三日、十四日、十五日)。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烧,称烧包。年内过世者烧新包,多大操大办,过世一年以上者烧老包。

 

烧包

十、中秋节

简介:中秋节又称仲秋、秋夕、八月节、八月半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日期在农历的八月十五日。

 

 月饼

 

习俗:

中秋节习俗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吃团圆饭赏月

十一、重阳节: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20121228日,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习俗:

1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2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重阳糕

3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赏菊并饮菊花酒

 

4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插茱萸

十二、下元节

农历十月十五,称为“下元日”。中国古俗中,上元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中元节(七月十五鬼节)﹑下元节(十月十五水官节)合称三元。

习俗:

下元节正值农村收获季节,莆仙民间一些人家做豆腐、再油炸,也用新谷磨糯米粉做薄饼,包素菜馅心,油炸成“影糕”、“葱饼”、或香润可口的油炸食品团子,然后当作供品在大门外“斋天”。同时又焚“金银包”等祭拜祖先亡灵等活动,就是折红绿纸为仙衣,折锡箔为银锭,装入白纸糊的袋中,叩拜后焚化。

 

下元节祭祖

十三、冬至节:

冬至又称“冬节”、“贺冬”,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习俗: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食品。

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汤圆、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四川地区有喝冬至药膳鸡汤的习俗,而苏南人在冬至时吃大葱炒豆腐。

·北京馄饨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馄饨。

混沌

·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扁食"。冬至吃饺子防冻耳朵的习俗便被沿袭下来。

 

 饺子

·狗肉羊肉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羊肉汤

·红豆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红豆米饭

十三、腊八节:

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十二月初八即是腊八节,习惯上称作腊八;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小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肉丝、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腊八粥

中国传统节日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美德的重要载体每个国家或民族的传统节日都在其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统佳节节日仪式、节日食物等,能够传递情感,延续祖祖辈辈流传的风骨和对生活的态度,寄托对生活对未来的企盼。希望年青一代能够弘扬文化自信,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文案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整理人:郑爱菊

202112

 

版权所有 乐山市国学普及基地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滨河路778号